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交通建設集團了解到,2022年將全力推進新“12225+N”工程,暢通市民出行。
“一新”即發展光伏發電新能源產業。在軌道交通1號線三間房車輛段停車列檢庫及聯合檢修庫屋頂架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總面積7萬平方米,裝機容量6Mw,實現平均年發電量794萬度。
“兩路”即修筑S27、S43兩條高速公路。年內完成S27“呼和浩特—鄂爾多斯”高速公路項目呼市段(78.3公里)可研立項。開展用地報批,實現S43高速公路全面開工建設,全力構建以新機場為中心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兩區”即做大物流園區、馬鬃山度假區。與萬科集團合作打造惱包智慧供應鏈物流園,完成園區建成部分的整體收購工作,為做好冷鏈物流做足準備工作。推進馬鬃山滑雪場(二期)項目建設,實現總體造雪面積46萬平方米,總雪道條數14條,承載力達到7700人。
“兩場”即推進呼和浩特新機場、清水河通用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項目機場工程年度投資達到25億元,清水河老牛灣通用機場完成前期報批報建手續辦理及專項評估報告的編制及審批,力爭啟動土地征收。
“五處TOD”即阿爾山路站地鐵小鎮、新華廣場改造及地下互聯互通、新店站新華三集團科研樓、呼和浩特西站立體停車樓、將軍衙署站商業開發。通過對地鐵沿線開發,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減輕地鐵運營政府補貼投入。
“N個附屬工程”即在推進新機場軌道交通區間段預留工程和6萬平方米航站樓延伸指廊項目基礎工程建設的同時,加強與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中國航空油料集團、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國航內蒙古公司、天津航空公司的溝通協調,啟動建設4萬平方米旅客過夜用房以及供油、空管工程和航空基地項目。
通過實施“12225+N”等20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呼和浩特市交通建設集團將做大做強主業,培育發展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構建建設、運營、開發“三位一體”的總體發展格局,為首府全面建設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貢獻城市交通力量、體現國有企業擔當。
來源:正北方網
責任編輯:木辛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