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癥

病狀:本病是兔的一咱烈性傳染病,依病狀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病。 1、最急性:健康兔感染病毒后10-20小時即突然死亡,死亡不表現任何病狀,只是在籠內亂跳幾下,即刻倒地死亡。此類多發生在流行初期。 2、急性:健康兔感染病毒后24-40小時,體溫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不愿動,想喝水。臨死前突然興奮,在籠內狂奔,然后四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顫抖倒向一側,四肢亂劃或慘叫幾聲而死。有的死兔鼻腔流出泡沫樣血液,此類多發生在流行中期。 以上兩類絕大多數發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臨死前,肛門松馳,肛門周圍兔毛被少量黃色粘液沾污,糞球外附裹有淡黃色膠樣分泌物。 3、亞急性:一般發生在流行后期,多發生3月齡以內的幼兔,兔體嚴重消瘦,被毛無光澤,病程2-3天,大部分預后不良。 4、慢性型:近二年來發現有的病兔精神沉郁,前肢向兩側伸展,頭低下觸地,四肢趴開,不吃不喝,有的能拖5-6天,最后衰竭而死。出現此型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病理變化:本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所以病死兔的胸腺、肺、肝、脾、腎等各臟器在組織學有明顯變性、壞死和血管內血栓形成等特征。 胸腺:膠樣水腫,并有少數針頭大至粟粒大的出血點。 肺:全肺有出血點,從針帽大至綠豆大以至彌漫性出血不等。 肝:腫大,質脆,切而粗糙并有出血點。 膽囊:腫大,有的充滿褐綠色濃稠膽汁,膽囊粘膜脫落。 腎:腫大,呈紫褐色,并見大在小不等的出血點,質脆,切口外翻,切面多汁。 脾:腫大,邊緣鈍園,顏色黑紫色,呈高度充血、出血,質地脆弱,切口外翻,膠樣水腫,切面脾小體結構模糊。 腸系膜淋巴結:膠樣水腫,切面有出血點。 膀胱:積尿,內充滿黃竭色尿液,有些病例尿中混有絮狀蛋白質凝塊,粘膜增厚,有皺褶。 神經系統:硬腦膜充血,有的病例有小點出血。 預防: 1、定期應用本疫苗進行預防注射。 2、為防止本病的擴散,應注意對死兔的處理,死兔應深埋或燒毀,帶毒的病兔應絕對隔離,排泄物及一切飼養用具有均需徹底消毒。 3、嚴禁從疫區購入種兔。嚴禁從疫區來的商人買賣兔毛或剪兔毛。本病流行期間嚴禁人員往來。 4、搞好環境衛生是控制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定期進行兔舍、兔籠及食盆等的消毒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治療: 1、藥物治療:由于本病是一種病毒病,發病迅速,死亡率高,使用藥物難以收效。 2、高免血清治療:發病地區應用抗“兔瘟”血清治療,又可作被動免疫,效果較好。一般發病后還未出現高熱等臨床癥狀可治愈。用4毫升血清,一次皮下注射即可。也可將少量血清先行皮下注射,相隔5-10分鐘后,取4毫升血清加5%葡萄糖生理鹽水10-20毫升1次靜脈注射,效果更佳。若病兔已發病達十幾個小時,體溫升高,臨床癥狀明顯,即使用高免血清治療,效果也不佳。在注射血清后7-10天,仍需再行注射疫苗
如果你認為本網轉載的內容涉及侵權,請作品的作者盡快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