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種母豬產仔數的技術要點

種豬生產是整個養豬業生產的基礎,只有通過科學地飼養管理,種豬才能繁殖出數量多、質量高的仔豬。為達到母豬多產、仔豬多活、快長、體壯的目標,充分發揮母豬的生產潛力,必須提高母豬的產仔數,也就是提高母豬平均窩斷奶仔數和體重;還需組建高效健康的繁殖豬群;并在營養、環境、疾病諸方面實施綜合調控。進而達到提高養豬業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的目的?,F將如何提高母豬產仔數的技術要點概括如下:
1 實行早期斷奶
實際生產中,規模集約化豬場可采用3~5周齡早期斷奶。豬舍設施及溫度與衛生條件好,豬場動力網中國最專業的養豬技術網站。并能保證有高質量誘食料與開食料的豬場,可采用3周齡斷奶。早期斷奶的好處,一是可增加母豬年產仔窩數和斷奶仔豬數;二是提高飼料利用效率。
2 組建優質繁育豬群
提高生產潛力與免疫水平經選擇組建優質高效的雜交生產繁育豬群,并動態保持豬群處于合理結構,保證豬群具備高度生產潛力與免疫水平。
3 搞好配種,提高母豬受胎率
(1)加強后備豬培育,采取短期優飼及其它催情措施,達到后備母豬適時初配。
(2)養好配種前的經產母豬和種公豬。
(3)做好發情鑒定,確保適時配種。
4 對繁殖母豬采取“低妊娠,高泌乳”的飼養模式
(1)母豬妊娠初期采取低營養水平(有利胚胎存活),后期高營養水平(保胎、促乳腺發育);飼糧宜含適量優質青粗飼料(粗纖維可達8~12),防止母豬便秘和怪癖行為。
(2)泌乳母豬采取高能量、高蛋白質全價飼糧,不限量飼養。促進母豬多食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舍溫不超過2O℃,采取濕拌料,增加飼喂次數,保證充足飲水。母豬多食,一則奶旺,仔豬少病快長;二則失重少,縮短斷奶至發情配種問隔。
5 做好各階段關鍵性管理
(1)炎熱季節做好防暑降溫,防止種豬遭受熱應激刺激,特別是配種期和妊娠初期。
(2)做好母豬產前準備和接產護理工作。
(3)做好仔豬產后第一周的護理(保溫防壓、吃足初乳、固定乳頭、過哺并窩、補鐵、開食訓練、預防下痢等)。
(4)采用高品質誘食料與開食料,做好仔豬早期開食與補飼。
(5)做好斷奶前后母豬、仔豬的飼養管理。
6 改善環境,注重防疫,減少疾病。
(1)注意豬舍通風(降濕與有害氣體),防署與保溫,特別要防止濕冷與濕熱。
(2)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管理規程和防疫消毒制度。
(3)嚴格按免疫程序接種豬主要疫病的疫苗,并做好豬群主要疫病抗體水平監測。
(4)借鑒國外早期隔離斷奶養豬法經驗,實施兩點式或三點式養豬場規劃與飼養工藝。